• 43ea96bffa2794bf17ef995c5617e7aa
1 1

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佛光文化】怎样做个佛光人【星云大师】【台湾书籍】【现货速发】

Regular price
RM 35.00
Sale price
RM 35.00
Regular price
RM 0.00
当今的世局,诡谲多变;
当今的宗教,邪魔猖獗;
当今的人心,江河日下;
当今的社会,暴戾充斥!
佛光人应如何自处?

书名:《怎樣做個佛光人》十八講
作者:星云大师
出版社: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5-01
ISBN:9789574576272
文字:繁体

当今的世局,诡谲多变;当今的宗教,邪魔猖獗;
当今的人心,江河日下;当今的社会,暴戾充斥!
佛光人应如何自处?

《怎样做个佛光人》十八讲,
正是迷航中的灯塔,暗室里的明灯,
不仅是我佛光人所应树立的风格及原则,凡所有佛教徒,不分宗派,不论老少,若能人人遵循,必能有助于佛教的兴隆。

目 录
佛光人第一讲
一、佛光人是常住第一,自己第二
二、佛光人是大众第一,自己第二
三、佛光人是事业第一,自己第二
四、佛光人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

佛光人第二讲
一、佛光人要先入世后出世
二、佛光人要先度生后度死
三、佛光人要先生活后生死
四、佛光人要先缩小后扩大

佛光人第三讲
一、佛光人不私收徒众
二、佛光人不私蓄金钱
三、佛光人不私建道场
四、佛光人不私交信者

佛光人第四讲
一、佛光人不私自募缘
二、佛光人不私自请讬
三、佛光人不私置产业
四、佛光人不私造饮食

佛光人第五讲
一、佛光人要有宗教情操
二、佛光人要有因果观念
三、佛光人要有惭耻美德
四、佛光人要有容人雅量

佛光人第六讲
一、佛光人要有为教的忧患意识
二、佛光人要有为道的笃实心态
三、佛光人要有对事的敏锐觉知
四、佛光人要有为众的慈心悲愿

佛光人第七讲
一、佛光人以佛法为重,以世法为轻
二、佛光人以道情为重,以俗情为轻
三、佛光人以实践为重,以空谈为轻
四、佛光人以是非为重,以利害为轻

佛光人第八讲
一、佛光人不以经忏为职业
二、佛光人不以游方为逍遥
三、佛光人不以自了为修行
四、佛光人不以无求为清高

佛光人第九讲
一、佛光人身语行为要有社会性
二、佛光人弘法利生要有使命感
三、佛光人五欲六尘要有自制力
四、佛光人做人处事要有公德心

佛光人第十讲
一、佛光人生活要佛法化
二、佛光人信仰要理智化
三、佛光人处事要平和化
四、佛光人修持要落实化

佛光人第十一讲
一、佛光人将光荣归于佛陀
二、佛光人将成就归于大众
三、佛光人将利益归于常住
四、佛光人将功德归于檀那

佛光人第十二讲
一、佛光人要给人信心
二、佛光人要给人欢喜
三、佛光人要给人希望
四、佛光人要给人方便

佛光人第十三讲
一、佛光人要能不忘初心
二、佛光人要做不请之友
三、佛光人要肯不念旧恶
四、佛光人要懂不变随缘

佛光人第十四讲
一、佛光人要有以众为我的认知
二、佛光人要有以无为有的思想
三、佛光人要有以退为进的雅量
四、佛光人要有以空为乐的观念

佛光人第十五讲
一、佛光人要发挥集体创作的成就
二、佛光人要坚守非佛不作的信念
三、佛光人要认同制度领导的精神
四、佛光人要遵从唯法所依的准则

佛光人第十六讲
一、佛光人在生活上要随遇而安
二、佛光人在修行上要随心增上
三、佛光人在社会上要随缘不变
四、佛光人在处事上要随喜结缘

佛光人第十七讲
一、佛光人要像千年老松:禁得起岁月寒暑的迁流
二、佛光人要像严冬腊梅:受得了冰天雪地的考验
三、佛光人要像空谷幽兰:耐得住清冷寂寞的凄凉
四、佛光人要像秋天黄菊:熬得过寒霜雨露的摧残

佛光人第十八讲
一、佛光人要自我观照,反求诸己
二、佛光人要自我实践,不假外求
三、佛光人要自我更新,不断净化
四、佛光人要自我离相,不计胜负

附录:佛光人守则

我们佛光人要把佛化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推动到大学;从个人家庭推动到整个社会;从寺庙出家众推动到大众生活里。我们佛光人要把佛教文化普及于一切家庭,一切社会;我们佛光人要到处设立佛教慈济事业,我们要把佛光幸福、欢喜布满人间。

我们佛光人先度生后度死,至少也要做到生死一起度,千万不可只度死而不度生,因为我们佛光人感到生者比死者更需要佛教!

我们常遇到一些初学的佛教人士,一开口都说:「我喜欢过清净的生活。」一闭口也说:「我喜欢入山修行。」这都是非常冠冕堂皇的话,仔细研究起来,就会发现问题。因为你喜欢过清净的生活,我就应该忙碌给你饭吃?你喜欢入山修行,我就应该苦命工作,帮助你的生活所需?你不觉得你的学佛太过自私吗?你去修行了生脱死,我们为你谋取生活所需,永远沉沦生死苦海,我们怎么办呢?
……

《阿弥陀经》说:若人欲生极乐国土,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这意思就是要我们办好生活上的福德资粮。佛陀住世时,每在说法中强调穿衣吃饭,经行劳动;我国百丈禅师更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呼吁。所以佛光人应上体佛陀和祖师们的慈悲,在此高度工业化的时代,人人都能先照顾自己的生活,进而断除忧悲苦恼,超越三界,永离生死轮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