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佛光文化】《漢唐時期文殊菩薩信仰研究》【 郭鎧銘 】【台湾佛教书籍】【现货速发】
- Regular price
- RM 65.00
- Sale price
- RM 65.00
- Regular price
-
RM 0.00
分享
内容简介
文殊菩萨被视作智慧的化身,常为诸佛座下之上首菩萨、法王子,以多样性身分,或为当机者,或为说法者,出现诸大乘经典中,直阐第一义谛。又有「三世佛母」、「诸佛之师」的称呼,更是四大菩萨中最早有专属道场者,然研究者却相对不多。
此书以文殊菩萨为主轴人物,时代订在自汉至唐,先论文殊法门,又以佛教时空观,论及文殊的过去,再分析诸经中的文殊意涵,并及于图像,最后归结于五台山一地的信仰事迹。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值得多加浏览细读。
作者简介
郭铠铭
喜杂读百家,颇认同「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之语。曾任出版社编辑,编有《王国维年谱(增订版)》、《明清科考墨卷集》等书;并担任谈话性电视节目主持人多年及与谈学者。
现为淡江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中国历史学会秘书长,专于中国中古史、中国史学名著、中国思想史、佛教史、佛教思想史及佛教艺术等。
推荐序
文殊师利菩萨为中土创出精湛哲思与灿烂图像──序铠铭博论汉唐文殊信仰
佛教于纪元前五世纪,诞生于印度,约一世纪前后传入中土,其后佛教信仰在南北各地大力盛行,与中国本土所产生的儒教、道教,共为三大主流思想。而佛教教义中,除了推崇教主释迦牟尼佛的教化之外,诸菩萨所著重的各式法门与思想特色,也分别在各地相继流布开来。其中文殊师利菩萨在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在四川峨嵋山﹑地藏菩萨在安徽九华山﹑观音菩萨的浙江普陀山等,各形成名山道场,合称四大圣地。其中位居最北、最接近中原者,便是五台山,是流传文殊师利菩萨法脉系统之地。
文殊师利菩萨是佛教教主释迦世尊说法会上的上首大菩萨,是东亚佛教史上,流传千古且备受推崇的菩萨尊。在佛经传译史上,文殊菩萨的题材,具若干特色,以下简述之:
一者,文殊菩萨在诸经中出现之频繁,实冠于其他菩萨摩诃萨。
载有文殊菩萨相关事迹的经典出现得很早,其中以文殊为主角的经典,最早如西晋竺法护所译的《文殊悔过经》、《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文殊师利净律经》;聂道真所译《文殊师利般涅槃经》、支法度所译《文殊师利现宝藏经》、后秦鸠摩罗什所译《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文殊师利发愿经》等,以及南北朝以下至唐代译本,总计不下十余种。
其次,文殊菩萨的事迹,在具代表性的重要佛典译经,如《大方广佛华严经》、《维摩诘所说经》等所载,虽非经中唯一说法主角,却是主轴人物者。
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两度请教文殊菩萨,因文殊被认定为智慧第一,与普贤菩萨之代表行愿,共为释迦世尊的左右胁侍菩萨。就整体佛法总纲而言,以「戒﹑定﹑慧」三无漏学为主轴,而诸菩萨中,最能彰显智慧之学者,便是文殊菩萨。
在《维摩诘所说经》〈文殊师利问疾品〉中所载,居于毗耶离城的维摩诘居士示疾,佛陀欲派遣弟子探问,一群弟子众等,一一均说出与维摩居士的前缘过程,而相继退却,最后以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受命前往问疾。此反映文殊的智慧是冠于释迦世尊的所有诸大弟子。
以上二部以文殊说法为主轴的经典,其内容均博大精湛,对后世影响深远,对立体与平面的图像创作,亦掀起高潮。
作者: 郭鎧銘
出版社:佛光
出版日期:2022/10/07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4576432
叢書系列:文選叢書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8 x 21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文殊菩萨被视作智慧的化身,常为诸佛座下之上首菩萨、法王子,以多样性身分,或为当机者,或为说法者,出现诸大乘经典中,直阐第一义谛。又有「三世佛母」、「诸佛之师」的称呼,更是四大菩萨中最早有专属道场者,然研究者却相对不多。
此书以文殊菩萨为主轴人物,时代订在自汉至唐,先论文殊法门,又以佛教时空观,论及文殊的过去,再分析诸经中的文殊意涵,并及于图像,最后归结于五台山一地的信仰事迹。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值得多加浏览细读。
作者简介
郭铠铭
喜杂读百家,颇认同「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之语。曾任出版社编辑,编有《王国维年谱(增订版)》、《明清科考墨卷集》等书;并担任谈话性电视节目主持人多年及与谈学者。
现为淡江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中国历史学会秘书长,专于中国中古史、中国史学名著、中国思想史、佛教史、佛教思想史及佛教艺术等。
推荐序
文殊师利菩萨为中土创出精湛哲思与灿烂图像──序铠铭博论汉唐文殊信仰
佛教于纪元前五世纪,诞生于印度,约一世纪前后传入中土,其后佛教信仰在南北各地大力盛行,与中国本土所产生的儒教、道教,共为三大主流思想。而佛教教义中,除了推崇教主释迦牟尼佛的教化之外,诸菩萨所著重的各式法门与思想特色,也分别在各地相继流布开来。其中文殊师利菩萨在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在四川峨嵋山﹑地藏菩萨在安徽九华山﹑观音菩萨的浙江普陀山等,各形成名山道场,合称四大圣地。其中位居最北、最接近中原者,便是五台山,是流传文殊师利菩萨法脉系统之地。
文殊师利菩萨是佛教教主释迦世尊说法会上的上首大菩萨,是东亚佛教史上,流传千古且备受推崇的菩萨尊。在佛经传译史上,文殊菩萨的题材,具若干特色,以下简述之:
一者,文殊菩萨在诸经中出现之频繁,实冠于其他菩萨摩诃萨。
载有文殊菩萨相关事迹的经典出现得很早,其中以文殊为主角的经典,最早如西晋竺法护所译的《文殊悔过经》、《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文殊师利净律经》;聂道真所译《文殊师利般涅槃经》、支法度所译《文殊师利现宝藏经》、后秦鸠摩罗什所译《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文殊师利发愿经》等,以及南北朝以下至唐代译本,总计不下十余种。
其次,文殊菩萨的事迹,在具代表性的重要佛典译经,如《大方广佛华严经》、《维摩诘所说经》等所载,虽非经中唯一说法主角,却是主轴人物者。
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两度请教文殊菩萨,因文殊被认定为智慧第一,与普贤菩萨之代表行愿,共为释迦世尊的左右胁侍菩萨。就整体佛法总纲而言,以「戒﹑定﹑慧」三无漏学为主轴,而诸菩萨中,最能彰显智慧之学者,便是文殊菩萨。
在《维摩诘所说经》〈文殊师利问疾品〉中所载,居于毗耶离城的维摩诘居士示疾,佛陀欲派遣弟子探问,一群弟子众等,一一均说出与维摩居士的前缘过程,而相继退却,最后以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受命前往问疾。此反映文殊的智慧是冠于释迦世尊的所有诸大弟子。
以上二部以文殊说法为主轴的经典,其内容均博大精湛,对后世影响深远,对立体与平面的图像创作,亦掀起高潮。
作者: 郭鎧銘
出版社:佛光
出版日期:2022/10/07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4576432
叢書系列:文選叢書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8 x 21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
×